
兰草翻盆分株一年中最适合的时节宜为春天花季过后和秋季无花期的翻盆。当然只要温度适宜,翻盆工作在一年四季都是可以进行的。对于兰友来说最开心的应该就数这两个季节,因为脱盆后就状况就如一份考试的答卷,满意与否一目了然。
兰花为什么要分盆?
兰花通过2-3年的生长,复杂的根系尤其是蕙兰,会填满盆内,使盆内不再有理想的生长空间;盆内有限的空间也给新芽的出土造成阻碍。这种情况表现为脱盆后就看到碳化的芽点。
此外随着根系的增长,过多的根系会把盆内有限的养分消耗殆尽。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出土的新芽会生长缓慢、僵芽、形成弱苗,也会产生病菌的感染。
当然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蜗牛,蓟马等虫害而产生倒苗的情况时,也需要及时翻盆分株。
兰花翻盆分株的步骤:
控水。翻盆前要做好控水工作,避免大水过后的根系因为吸饱水分产生膨胀,导致脱盆困难;即便是脱盆成功,也很容易对根系或根系中的水晶头造成损伤。
脱盆。将盆具侧卧,轻轻拍打盆口倒出植料,待大部分根系暴露出来后轻轻提出兰草,脱盆结束。

清洁。轻轻拍打根系,抖落多余植料。自来水清洗:脱盆后及时冲去根系上的植料;倒置兰草用稍大的水柱冲洗芦头底部,洗去淤积在芦头底部的植料和虫卵等。如有需要宜进行杀菌药物清洗:达克灵精稀释600-800倍左右,将兰草浸泡10-15分钟。有兰友问可以不可以用高锰酸钾进行杀菌消毒?我给出的回答是尽量不用,因为高锰酸钾的比例如果掌握不当,会导致烧坏水晶头、芽点和叶甲。注意:切勿在清洗前进行分苗,不但会造成细菌感染而且还会折断脱水状态的根系。

干燥。自然风干,可借助风扇送风的手段,将兰草上的水珠不再滴落。同时在干燥过程中能使得脱水状态的根系适当补水,不至于在分盆的时候根系过于脆弱而折断(尤其是蕙兰)。
分株。在分株和修剪前,剪刀和手术刀应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手段很简单,酒精灯消毒,或者在煤气灶上消毒,打火机不建议使用,因为打火机的温度不高。高温消毒后的刀具放在一边。然后我们摇动兰草的芦头,找出马路,然后进行分株。自然分开的兰草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使用剪刀进行分株的,兰草分开后马上使用达克灵精对伤口进行消毒。本人使用过黄颜色的小药膏,干得太慢,因此放弃了。

修剪。对浮根和空根进行修剪,根据兰草的比例修剪多余或过长的根系,不要因根系好而舍不得修剪,小草拖着过多的根系来提供水分,根系吸收的水分耗不掉也是负担。以春兰为例,每个芦头下有四条左右的健康根系就足够支撑兰草日常的养分供给。
消毒。有必要的话请见“清洁”步骤中的“杀菌药物清洗”。
上盆。盆底用滤水罩和滤水网盖住盆底出水孔,可以用石料,如植金石、火烧石、硅藻土,也可以将泡沫掰成小块,根据根系的长度将盆底垫高。注意弱草,根系少的用小盆,盆底多垫一点,也不宜用大盆种小草,这样盆内过多的水分会给兰株造成负担,影响健康生长。
定根水。在上盆后的第二天浇水,兰株经历了脱盆,分株,修剪过程,即使经过了严格的消毒过程,伤口也不会马上结痂,所以一般来说建议第二天开始浇水。新上盆的第一次水应长时间冲淋,冲走植料碎末的同时能让植料压缩空隙, 使根系贴紧植料,更好吸收植料带来的养分。
避光。新上盆的兰草宜放在荫凉通风处,减少光照和光合作用,使兰根对新生长的环境有个适应期。一周左右可以搬到户外等自然环境。
以上就是搜兰网分享的兰草分盆的整个过程,希望这份还凑合的“作业指导书”能给刚开始养兰的新手有个大致的指导。对于分株,修剪等细节,因为篇幅问题,这里不一一展开,以后会进一步进行详述。